昆明380亿押注交通大基建,传递出什么信号?

2月13日,经济学家马光远在自己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我听到了央行印钞机轰鸣的声音》。

印钞机轰鸣,昆明380亿押注交通大基建,传递出什么信号?

文章主要是说了今年1月份的几个金融数据:

第一,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同比多增9200亿,创单月历史最高,也高于预期的4.08万亿;

第二,社会融资规模新增5.98万亿,增速为9.4%,5.98万亿的数字是历史上第二高的数据;

第三,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12.6%,比去年12月末高0.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创下2016年5月以来的新高。

总结下来就是,为了全力拼经济,今年央行的印钞机已经是马力全开。

很多人肯定关心,这么多钱印出来以后会流向哪里?

其实历次央行印钞机发动的时候,接下来一定会伴随大规模的基建投入。

通过基建投资拉动就业,进而拉动消费,这是1998年以后中国历次面对经济疲软时的应对方式,而且这个方式也屡试不爽。

巧合的是,同样在2月13日,昆明举行了综合交通重点项目推介会,会上推介了16个综合交通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900亿元。

而且会上提到,仅今年昆明就计划先完成380亿元的投资任务,用于实施一批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重点项目包括了长水机场改扩建、渝昆高铁、昆明铁路枢纽西客站、地铁1号线西北延、地铁2号线二期等。

这次推介会的召开也可以说基本为今年昆明的大规模基建投资定调了,今年我们应该能看到许多重大交通项目取得关键进展。

那么问题来了,基建投资的领域其实有很多,包括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为什么昆明率先投资的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呢?

这其实和近几年来昆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以及国家对于昆明定位有所转变有直接关系。

十三五期间昆明累计完成了综合交通投资3005亿元,这期间长水机场已经发展为国内连接东南亚、南亚通航点最多的机场,铁路方面新增5条高铁,公路方面新增高速里程704公里,可以说“铁公机”全线发力。

同时,在2021和2022年国家接连出台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和《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昆明为重点建设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节选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节选

过去国家对昆明的定位还从未提到“交通枢纽”,而随着昆明交通基础实力增强以及国家定位的转变,显而易见昆明必然会连带发生产业、人口的重新洗牌。

交通对于城市的影响有多大?

我们可以拿老邻居成都举例,成都作为西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也是近十年来国内典型的,通过快速建设交通基础配套,实现“白纸画图、平地立城”的城市之一。

2011年成立,2014年获批为国家级新区的天府新区,称得上造城的传奇。从一张白纸到超4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天府新区只用了几年时间。

要问天府新区为何这么牛?有人说是依靠弯道超车、高速发展的科技产业;有人说是依靠顶层设计、高位规划的高起点;实际上归根到底还是依靠规划合理、快速兑现的交通设施。

天府新区路网规划图

天府新区路网规划图

天府新区拥有“四横六纵”的快速路网格局,13条城市主干道,新建设的天府国际机场、天府铁路新客站,以及规划的19条地铁。

这套多维立体的交通体系快速建立,让天府新区各功能区之间实现了高效衔接,也带动了成都新老城区乃至成渝城市群之间多元要素的流动,最终帮助新区快速打开了局面。

后来天府新区人口大量涌入,分流了老城区的人口,也带动了整个成都产业转型升级,一系列改变的背后,这套多维交通体系居功至伟。

昆明有没有“天府新区”?

天府新区其实说白了就是成都建城区不断扩张的产物,只不过相比传统城市的“摊大饼”式扩张,成都提出了“一城双核”的构想。

而当我们把目光放回昆明,说实话,以昆明的地理条件和发展现状并不能支撑一个昆明版“天府新区”出现。

但是昆明其实也有着与天府新区类似的,具备多维交通网络,同时发展正在崛起的区域。

天府核心中央商务区

天府核心中央商务区

天府新区今天房价最贵的区域,即上图所示的中央商务区,而这个区域的优势也一目了然。坐落在中轴天府大道之上和两条绕城高速中间,4条地铁穿区而过,与高铁站距离也不远。

在整个天府新区多维交通体系中,天府中央商务区是把【中轴、环线、地铁、高铁】四位一体的交通优势都占尽的区域。便利的交通让人口更集中,配套更成熟,自然房价也就更高。

那么昆明与之类似的区域在哪里呢?

可能有人会说,这样的区域简直太多了,只要沿着昆明的城市中轴北京路,随便圈一个地方出来都能满足这些条件。

但莫忘了有个前提是,这还得是一个尚未发展或者发展刚刚起步的新区。要知道天府核心区在七八年前都还是一片荒地,很多七八年前在天府买房的人,今天赚的盆满钵满。

所以今天昆明能同时满足“多维交通网络”+“正在崛起的新区”这两个条件的区域只有一个,那就是福德。

福德的发展前景,恐怕还要盖过双塔一头

福德片区在历时多年城改之后,现已进入土地二级开发阶段。这个片区的发展在过去不被看好,但它其实拥有昆明最顶级的交通配套。

地铁方面已有现成的1号线,设置昆明站和福德两个站点,即将建成通车的2号线二期同样经过福德,设置南坝和玉龙两个站点。再加上昆明站这个市区唯一接入高铁的重大交通设施,福德已是“双地铁+高铁”的配置。

如果再考虑到未来横穿片区的城市中轴南北大道以及福德临近二环的地理位置,可以说福德实际拥有着【中轴+环线+地铁+高铁】四位一体的交通体系。

福德片区【中轴+环线+地铁+高铁】交通体系

福德片区【中轴+环线+地铁+高铁】交通体系

这种交通出行条件与天府的核心中央商务区相比如出一辙,甚至福德在搭乘高铁方面比天府核心区还要便利。

过去福德房价起不来,是因为这里北靠昆明站,而且北京路的尽头又只到昆明站,所以一座昆明站等于将福德片区与整个昆明站以北区域的联系都隔断了。

不过,这种割裂感随着一条道路的建设将得到根本扭转。

就如同2015年天府新区开发之初,天府大道新建南延段一样,昆明也将新建南北大道,南北大道将下穿昆明火车站与北京路连通,作为北京路的南延部分将一直延伸至会展中心。

这条双向8车道城市主干道建成后,昆明将从此就会多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路,福德片区的发展局面也会豁然开朗。

南北大道(虚线部分走向尚不确定)

南北大道(虚线部分走向尚不确定)

豁然开朗之后我们再来审视这里,就会发现福德片区以前真是被严重低估了。与隔壁双塔片区相比,其实福德的发展起点更高,交通条件也要好得多,未来的想象空间也更大。

说福德未来有可能盖过双塔一头,可能很多人未必信,毕竟今天的双塔已经是昆明房价顶尖的板块之一。

那么我们不妨来做一个横向对比:

印钞机轰鸣,昆明380亿押注交通大基建,传递出什么信号?

可以看到,在2011年双塔开发刚刚起步的时候,片区发展起点其实并不高,没有地铁也没有商业,学校只有两所民办的,儿童医院也刚开始建。

而即便到今天,双塔也还是存在短板的。比如说短期内仍然不会有地铁,虽然有了规划,但距离建成还很遥远。而且片区至今没有一所像样的公立学校,说好要建的书林一小双塔校区,开工时间一拖再拖。

更重要的点在于,今天双塔片区发展已经到顶了,原因除了土地开发殆尽之外,也是由于双塔未来不会有更重磅的配套落地,人们对于片区也不会有更高的期待值了。

相比之下福德不仅在交通基础设施上已经是碾压双塔,自身近千亩的改造规模已经注定了学校、商业、公园等配套都不会少,未来的想象空间要大得多。

而福德的位置也注定了它不仅能共享双塔和老国贸片区的配套资源,同时如果小街、双桥等片区连片改造的“南亚之心·云上春城”项目改造完成,对福德的助益也会很大。

中铁诺德·央玺春风为昆明重新定义交通核心

福德片区去年7月完成了首批138亩土地出让,由中国中铁联手昆明轨交公司联合拿下,案名定位中铁诺德·央玺春风

中铁诺德·央玺春风效果图

中铁诺德·央玺春风效果图

前面我们说双塔的短板之一在于配套跟进速度很慢,原因是双塔的开发模式属于零敲碎打,

这种模式让开发商之间显得各自为战,没有动力在自身利益之外的领域投入更多心血。

而整个福德都由实力央企中国中铁操刀建设,可想而知片区开发会更有整体性,在配套落实方面也不会拖泥带水。

中国中铁作为头部央企,已连续17年入选世界500强。旗下中铁诺德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自2022年成立以来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开发品质楼盘30余个。

而且中铁诺德与昆明也结缘已久,入昆首作中铁诺德·山海春风被评为昆明低密高端项目的样版,在竞争激烈的草海片区多次斩获销冠,产品力和交付力都赢得市场一致认可。

中铁诺德·山海春风交房现场

中铁诺德·山海春风交房现场

在福德片区,中铁诺德同样引入了高端产品系“春风”系,央玺春风首批推出的产品会是T3/T4的板式高层,面积段在94到143㎡之间,毛坯交付。

中铁诺德·央玺春风效果图

中铁诺德·央玺春风效果图

业内有句话说得好,说认清楚一个片区的发展前景是买对房子的第一步,选对时机则是买对房子的第二步,那么到了2023年可以再加上第三步,那就是选对房企。

以福德未来昆明交通核心的区位,再加上有中国中铁从中经略,又恰逢楼市回暖,小阳春已经到来的当下,中铁诺德·央玺春风项目的表现相当让人期待。

本站转载文章和图片出于传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权异议,请在3个月内与本站联系删除或协商处理。凡署名"云南房网"的文章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爆料、授权:news@ynhouse.com。

相关资讯

猜您喜欢

参与讨论

登录 注册

热门评论